源氏物语读后感_怎样评析源氏物语?
日本文学著作(什么是都行)读后的感动之处
源氏物语,感动之处是鬼子以前也不变态,崇尚中国文化,还会写中国格律诗。
<<源氏物语>>读起来怎么样?
这部书有些冗长,故事情节有些重复,观点有些不正常,源氏源氏与那么多的女人有关系,作者好像还赞扬他的责任感,日本人搞不懂......
需一篇<<源氏物语>>读后感,2000字左右
历时将近半年终于把<<源氏物语>>看完了,也就是睡觉前的半个或一个小时看看,所以拖得的这么久。很久没有看专业外的书,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,是昆德拉的<<玩笑>>还是<<偷书贼>>?记不得了。那也没写读后感很久了。
看<<源氏物语>>的前半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。整天就是那个美女这个美女,都是美丽超群,性格温柔,十全十美;都是见了源氏就感叹其长得如何英俊帅气,香气是如何让人沉醉,态度是如何风流倜傥,才华是如何让所有人暗淡无光;都是跟了源氏以后不管他如何移情别恋都是无怨无悔,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见一次都很心满意足。这样的书在贾母的眼里就是十足垃圾,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。唯有当源氏被后辈柏木戴绿帽子的时候小编才感觉有点意思,不过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给写死了,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好后生啊。看得小编心里挖挖的凉啊!
任何事情不能总是十全十美,顺顺利利,那样生活也就缺乏精彩,整本书看下来就索然无味。本来形容好的词汇就那么多,估计还占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。人们对痛苦理解的都比较深,也有很多词来描述。所以就那么多词汇,一个劲的用,不腻了才怪呢。像<<红楼梦>>就深谙此道,人人都不是完美的,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圆满的。
不过源氏死后的故事写的还是十分精彩的。尤其是"总角"这一张,简直棒极了。单独剥离这一章节出来,绝对是一个十分凄美完美的的故事,小编想足可以与<<爱有来生>>相媲美了。两个奇异的人被爱情折磨,最后一个竟被活活折磨死,另一个也不移情别恋。不过单独抽出这一章来理解的话,与全书的风格就相差很远。
小编感觉<<源氏物语>>的最大优点就是心里描写十分细腻真实,小编想这基本不是一个男性作家所能达到的水准。就算是中国小说之首<<红楼梦>>的心理描写都差很多。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,有欢乐,有伤悲,有决断,有后悔。怎么来说,没有中国小说中的假道学伪君子,人人都很平凡。即使是品格十分高尚的薰中将也有一些龌龊的想法。这个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很不一样,小编们的人物君子就是君子,不容的一点龌龊的想法。贾宝玉在整部<<红楼梦>>中,也就一次看到薛宝钗的臂膀时,有"若是生在林妹妹的身上还可以摸一摸的"想法,也是很含蓄的,仅仅是"wish"而已。这里想到一部日本的电影<<菊次郎的夏天>>,挺有意思,感觉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很可爱,没有失去童真,感觉日本文化是有一点这个元素的。不像小编们的小说中,普通人都表现的像一个哲学家,阴谋家似的,玩深沉,玩手段,牛X的能当苏格拉底,国家总统了。这里重点提一下<<白鹿原>>,这个是小编不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说来惭愧,这套书上中下三本,是小编大一,即三年前在北京地坛书市上淘的,5元一本。当时还很有些文学小青年的做派——例如小编现在就不会花15块钱去买文学书——小编会去吃...... 不过,做派也仅仅是那么有限一点,买了之后打开第一页就傻了,发现一张人物关系表,展开差不多有四张纸那么长,密密麻麻的小字,画了个家谱图,也就是family tree,反过来还有。每个人起码娶三个老婆,每个老婆再生三个孩子,总共全文出场400多个人物,于是小编决定这书就纯作摆设了。幸亏当时还买了<<万历十五年>>,后来有幸用它换到了富哥的<<金瓶梅>>,才觉得这书市没有白转。(小编D版万历5块钱,富哥金瓶10块呢,赚翻番了啊。)
今年回家的时候把书全托运回来了,回家百般无聊,就把这三本书放到厕所里消遣(不要有人打小编),这个方法非常好,因为小编这一个月来快坐出肛脱了......后来把书转移了出来睡觉前看。总算是看完了。看完后的第一感想就是:这TMD就完了?这也没写完啊!郁闷之余,想大概紫前辈的"后八十回"散佚了吧。这书看的实在没什么味道,里面的男的都跟女的似的,女的都跟假的似的,每页纸平均哭三回,每两章平均病死(或出家)一人,小编想怪不得开立百科网的粉丝们都说小日本变态,这还真不是诽谤的,咱红楼梦多有层次啊,顶多一个爱哭的,她病死了,她爱人出家了,这基本情节设置的多么紧凑!源氏物语倒好,以为他日本人个个都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么?真让人气闷......
看完了小编上网查查,结果发现中国的fans还真不少。人家那评论叫一个专业,和红学有的一拼,看了半天小编觉得人家怎么说得那么对呢,小编怎么什么都没看出来呢......更气闷了。
引用一小段,写的实在太N了,让小编顿时觉得这书得重新看一遍。